別解經文    

這是最高明的分制,後人用文字讚嘆他爲「彌天高判」。這裏講一個公案:當時中國有一位大學問家叫習鑿齒,他自認自己的學問最好,因此聽說有位高僧叫道安的,學問了不得,於是就想要去跟道安法師辯論一下,此較比較看誰的學問好,剛巧那時道安法師在襄陽城,習鑿齒便去訪問他。道安法師見有居士來訪,便請教他的大名。誰知習鑿齒高傲的回答說:「四海習鑿齒」,他在名字前加上「四海」二字,卽四海之內我是第一個大學問家。習鑿齒同答後便請敎法師的德號,法師隨口回答說:「彌天釋道安」意卽名滿天下只有我這個釋道安,這句話是針對着習鑿齒的「四海」來講的

以後就稱他爲「彌天釋道安」,「彌天高判」就是根據這段公案來的。

我們現在所用「金剛經」的本子是三十二分的,不分序分、正宗分。這三十二分的本子是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所分,這個人也了不得,是大菩薩再來轉生的。他分這三十二分的本子,還沒有什麽法師給他辯論說他分得不對。而且昭明太子分的三十二分簡單明了,凡是念「金剛經」的人都歡喜用這三十二分的本子,所以我們現在也用這個本子。但分科不依着三十二分來分,是依「新眼疏」由大科分小科來講。

一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