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會因由分第一    

五四發起序包括消文釋義和顯理,消文消過了,釋義也釋過了,現在要顧理。顯理分兩段,一段是淺的道理,一段是深的道理。不顯理不行,因爲發起序所發起的正宗分會接不上頭。這正宗分講的道理是什麽呢?正宗分講我空法也空,至少講二空的道理連空也空就是三空的道理。這個發起序寫了一段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,吃了飯打坐,這跟「金剛經」講的三空道理怎麼會發起呢?「金剛經」下邊須菩提請問釋迦如來解答,問的是什麼道理,答的是什麼道理呢?「安住其眞心,降伏其妄心

·全部「金剛經」貫始貫終都圍繞著這兩個問題和答覆這兩個問題並發揮這個道理。那麼發起序文内托鉢化飯,回來洗足,吃後打坐,這又跟「安住其眞心,降伏其妄心」有什麼關係呢?所以就要顯理,否則便接不上頭。第一按淺的道理講,這個發起序是發起正宗分,而正宗分是講般若智慧,講「文字般若」,「觀照般若」和「實相般若」。般若就是智慧,發起序講的是「持戒修定」。釋迦如來說了四十九年法,不出於三大科,也就是不出於三個字,叫「戒、定、慧」。目的是開智慧。智慧從何來呢?智慧人人本具,爲什麼我們的智慧不現前呢?因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。所以須要開

五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