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會因由分第一
,開是啓開,也叫啓發,卽要依着佛說的道理啓發出來,這叫開智慧。智慧要怎樣才能啓開呢?必須得修定。怎樣才能入定呢?必須得持戒。所以第一要持戒,第二要修定,第三開智慧。故楞嚴經上說:「由戒生定,因定發慧」。發起序這一段托鉢吃飯數座而坐的經文,怎能發起般若智慧呢?因爲他是講戒講定的,就如「爾時世尊食時」就絕對要遵守吃飯的時間,卽是過中不食的戒律。一定要「著衣持鉢」這也是戒律。到了「舍衛大城乞食,次第乞已」,還是戒律。「洗足已」還是戒律。戒律就是規矩,是佛定給出家人的規矩。講了戒,就要修定,「數座而坐」是修定。這就是依戒才能生定,因定才能發慧。若沒有戒,沒有定,般若智慧便啓發不出來,所以這一段經文最要緊,叫做發起序。講這段發起序要顯理,不顯理就跟正宗分接不上頭,發不起正宗分。顯理有二種,先講(一)淺的顯理,再講一深的理。淺的顯理就是持戒修定才能發起般若智慧,剛才已講過了,這段經文從「世尊食時」......至「洗足已」就是講持戒,最後一句「敷座而坐」是講修定。若不持戒,不修定,般若就發不出來,從此知道發起序跟正宗分是有着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緊密的連帶關係。
五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