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會因由分第一    

大城乞食,「金剛經」上釋迦佛是否任運自然,有著相的意思嗎?他托了鉢,化了飯,慢步很有威儀地還至本處吃飯,吃了飯,收了衣鉢、洗足;洗了足,敷座而坐。你看他有著相的意思嗎?他並沒有著相,出、入、往、返,行、住、坐、臥,穿衣、吃飯,在這日用尋常的生活中,都是任運自然,一點都不著相。不著相,妄心就不起,這就是降伏妄心的方法。妄心不起眞心就沒有走動,這就是安住眞心的方法。所以下面再告訴你怎麼樣降伏妄想心,怎麼樣安住眞心,都得加上一個方法上去,加一個方法就不任運,不自然了。所以就在日用尋常的生活上給你說這般若妙法,叫你了解「住心」、「降心」的妙用自然。我(道源)給他取個名字叫「離言般若」,卽離開言語說般若,下面就是「依言般若」,卽依着語言說般若。這兩個名字是依着「起信論」出來的。因「起信論」前面講的是「離言眞如」,後面講的是「依言眞如」因爲一起信論」上的法體叫「眞如」,「金剛經」上的法體叫「般若」,所以我給它換個名字叫「離言般若」,下面開口說法叫「依言般若」。這個言語相說般若經是一種深的道理,你要是想安住眞心,無住而住才是眞安住,要想降伏妄心,不降而降才是眞

五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