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正宗分第三    

他,第三自他兩利。我解釋就按自他兩利的第三種,因爲前面那兩種不必要解釋,耽誤時間。這就是你看註解不要死到註解裏面去了,不要死於名言句下。現在時間寶貴

要人家懂得什麼叫「菩薩」就好了,用不着講太多的解釋,反而聽不懂。「摩訶薩」是梵語,「摩訶」翻成中國話叫大,就是大菩薩。按平常他所證的果位上講,三賢位的菩薩叫菩薩,登了地以後的十地菩薩叫「摩訶薩」,這是一種解釋。再進一步解釋,這十地菩薩叫菩薩,等覺菩薩叫「摩訶薩」,等覺菩薩他還不是佛,但他是大菩薩,故稱「摩訶薩」。按到敌的解釋。三乘教的菩薩叫菩薩,實敎一乘的菩薩才叫「摩訶薩」我們現在依着「金剛經」的意思解,就是依着判敎的解釋,他是個權教大乘叫「菩薩」,實敢大乘叫做「摩訶薩」,現在已把經文的名詞解釋明白了。這些善男子,善女人,剛剛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眞心沒有降伏,他怎麼都證到了聖果呢?這地方不指證果講,而是指發心講,也就是等於前面說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翻成中國話,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那是佛的果位。現在他剛剛發這個心,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。這地方還有「發心的解釋」,他發的是大乘心就叫做「菩薩」,即

九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