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行無住分第四    

無畏施還是不能離開這六塵。無論你行財、法或無畏施,都離不開六塵的境界。你要行布施,你要不着相卽不住六塵的境界,也就是不住一切法,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。這六塵的境界是世間法;出世間法,你執着還是法塵,還是沒有離開六塵的境界,所以說要遠離六塵而行布施,這樣你對一切法就不會執着了。

大乘菩薩他要去弘揚大乘佛法,要弘揚六度法門,由六度開爲萬行叫六度萬行。這「金剛經」怎麼只講行布施呢?六度只講一度呢?這個要照彌勒菩薩的偈頌來解釋,彌勒菩薩的偈頌,你一看就知道。布施一度包括六度,六度包括萬行,萬種行門合起來就是六度,六度再合起來,就是一個布施度。彌勒菩薩的偈子上講:「資生無畏法,檳義攝於六,此中一、二、三,是名修行住」。布施一度可分爲三種布施,第一、資生布施,資就是資養生命,就是「財布施」。用財布施幹什麼?資養衆生的生命故。第二、衆生遭了災難,你去救苦救難,這叫無畏施。第三、衆生不了解佛法,你講佛法給他聽,這叫「法布施」。「檀義攝於六」,「壇」梵語叫檀那,中國話叫「布施」,它的義理攝於六度,叫「懷義攝於六」。「此中一、二、三」。郎這三種布

一一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