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相無相分第九
漢道」呢?對這個「道」字,心印疏有解釋,爲什麼叫「道」呢?就是他近於佛的覺直了,因爲對二乘人來說,除了四果就是佛。但是這種解釋,並不太恰當,因爲小乘人他執著的厲害,他執著他只能證得阿羅漢果,他不能成佛。到了這個大乘般若法會上回小向大,他了解人人皆可成佛,在這裡就可以這樣講了。若是按他小乘位上,他還不敢說「近於佛道」這句話。那麼怎樣叫「阿羅漢道」呢?就是他在小乘這個最極果的「道」,他得到了,這叫做無學位。前面稱爲得果,是分位之果,還不能說得到了最高最極的無生之道,要等到了四果,才算是得了眞正究竟的道法。這就是一個究竟,一個不究竟的意思。佛讚嘆這究竟之果,故而稱之爲「道」。下面是須菩提自己再推廣來解釋「實無有法」,他說到的是無生法,那裏有個法叫阿羅漢,要是有個法,那不是又有生了嗎?所以說「實無有法」名字叫「阿羅漢」,實際上沒有個實實在在的「阿羅漢法」被他得到,他又怎能作是念呢?再次地,再返過來解釋證明這個不作是念。「世俘!若阿羅漢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,卽爲著我、人、衆生、壽者。」須菩提怎麼敢解釋敢說「阿羅漢不作是念」呢?假如阿羅漢作是念,今天我得了阿羅
一八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