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相無相分第九    

阿羅漢果人,決不作是念,說我證了阿羅漢果。

再次地,再以反而作證明。「世@!我若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,世尊則不說須class="p-top font-bold"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,而名須菩提是阿蘭那行。」阿蘭那翻成中國話叫「無」沒有誼譁,也叫做「寂靜」我得到了這個「寂靜」的功夫,假若我心動個念頭,我是個離欲阿羅漢,那麼世尊也不會讚嘆我須菩提是「樂阿蘭那行者。「以須菩提實無所行,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」。「實無所行」,就是不生心動念,不著「阿蘭那行」的相,所以世尊才給我取這個名,說須菩提是個「樂阿蘭那行」的人。講到這裏,把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不作是念的道理已經解釋清楚。

不作是念,就是離相。須菩提你是過來人,離相降心的功夫你應該懂,大乘佛法叫你去度衆生,你却著了衆生相,這樣你能度得長遠嗎?你一定要離相度生,妄心才能究竟降伏。那麼四果已經離相,把妄心降伏了。今天间小向大,你怎麼又起了這個問題來問呢?這就表示你還未發心去度衆生,現在一發心要去度衆生,就有衆生相生起來了。度化衆生是大乘必須做的,但是你要離相度生,遠離衆生相。這樣一聽,不

一八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