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嚴淨土分第十    

是離相,這樣妄心自然降伏,你能降伏妄心,真心自然安住。其實這二個問題合起來是一個問題。分開來說,降伏妄心在前,安住眞心在後,因爲妄心在擾亂,一定要先降伏妄心,欲降伏妄心,起步就先要遠離一切相。

我們學大乘佛法要怎樣學呢?首先要發菩提心,行菩薩行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再進一步的功夫,就是上不著求佛道之相,下不著度衆生之相,這樣菩提心就能發的長遠。上求佛道先修因,後證果。修因的時候就無住,得果的時候也要無住,無住因才能結無住果。

釋迦佛在過去時,跟你我一樣,是個薄地凡夫,流轉生死。不過他發了菩提心,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,依着他所發的菩提大願,建立大行,用功修行了二大阿僧祇劫,到了第二個大阿僧祇劫滿的時候,遇到然燈佛給他授成佛之記,修到第三大阿僧祇劫卽成佛。授成佛之記就是他證到八地菩薩,才會得到然燈佛給他授記,證到八地菩薩以後,這個菩薩非成佛不行。八地菩薩已入「無功用行」的位了,七地菩薩還要精進用功,還必須「有功用行」的心。換句話就是說,到了八地就任運自然的精進下去

一八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