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TLE    

經」以四種。

第二、來解释:第一、隨說之人

隨說之義,第三、隱說之經,第四隨說之處。第一、隨說之人,講經說法一定要有發心的人,不管是僧俗凡聖都可以心講經說法。僧是出家人,俗是在家人,凡是凡夫,聖是聖人。換句話說,就是不管你是出家人也好,在家人也好,凡夫也好,成道的聖人也好,只要你能發心去讀誦、受持爲他人解說金剛經,這個功德都是無量無邊的。第二、隨說之義,只要你能依@金剛經的正確法義來解說,不管你所顯的是事相或理性,經義的廣狹深淺,或解說修行次第的義理,只要你不違背金剛經的正確佛法去爲他人解說,功德是無量無邊的。第三、隨說之經,不定章句的前後,你說一章也好,說一句也好,或者你解說前面的一段也好,你解說後面的一段也好,只要是金剛經,不規定是那一章那一句,你能解說,功德將是無量無邊。第四、隨說之處,講經說法得有個處所才能成就,這個處所,不拘限在山林,就是在城市都可以,你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。

前面第十一分是讚嘆受持、讀誦爲他人解說金剛經的這個人所得的福德。第十二分是讚嘆說經之處。「當知此處」是指受持金剛經的處所。「一切世間天、人、阿修尊重正教分第十二

二二九

二二九